sumaart

web site / mobile & h5 / brand design
less is more, art is freedom…

设计观点

Back

打车APP这类出行产品如何升级设计才能成为最佳平台

Share

Time:

2020-03-14 07:16:58

Author:

Chris Song

在北上广就业的人应该都知道打车APP,甚至过半都使用过。但我们知道出行产品APP,有滴滴出行、嘀嗒出行、易到、曹操专车、美团打车等等,连百度、高德地图等软件都可以叫车约车了。打车软件已深入人们生活。要做好这一类产品的设计,除了做好竞品分析之外,还应在改版升级过程中关注哪些驱动力?




打车类APP产品设计如何升级

-


出行类产品越来越细分,大到滴滴出行这样的龙头,小到后市场上门洗车。伴随着技术的革新换代,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无人驾驶、车载系统、智能语音等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。这就给了产品太多的想象空间,所以这些概念一直成为市场竞相追逐的热点,映射到产品层面,需要对出行进行重新定义,在做出行类产品改版的时候,就得把思考的维度发散开来。


项目背景


我们想要对一款做了多年的出行类产品进行改版,这款产品是公司旗下面向出行,为车主提供实时查询违章信息、机动车保养类后市场服务、新车和二手车资讯类信息的产品。自上线以来,已累积了大量用户,一直走在垂直领域的前列。现市面上的同类产品越来越多,官方的产品也做的越来越好,大家能获取到违章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。某些平台级的大IP,直接就把违章作为一个小功能嵌入进产品,不仅能解决用户的需求问题,还能优化用户的设备,不用刻意再去安装类似的产品。这些可能都是导致用户增长缓慢的原因,所以产品的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,很难有突破性的增长。



改版目标


产品的整个基调和交互一直都是在打补丁,延续之前的风格,用户对体验确实是相当习惯了,可反之也早就产生了审美疲劳,所以首当其冲的是要在体验设计上做一个全新的突破。体验设计呈现给用户的改变最直观,很容易匹配用户的需求点。


产品也存在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增长乏力,这也是很多产品在发展中期都会面临的问题。这就可能要多去想在产品结构和框架上做出什么新的改变,比如,激活老用户,还能带动新用户形成裂变式的增长。


产品做到最后的产出价值终归要落实到品牌层面,在品牌上怎么去提升,也是产品层面要去解决的,想让品牌做到深入人心,还得落到情感化设计上。


总结这次改版的目标基本是以上说的3个大方向,体验设计、拉新用户、品牌升级


01 .

体验设计


产品体验设计的改版,我们经历了好几轮,先做了大量的竞品分析,然后团队又一起开始头脑风暴。开始定产品的主基调,结合进我们先前调研的用户群分析,确立了围绕“轻”、“聚”、“小”这3个理念来做产品体验设计升级。



怎么做“轻”?


大家都知道做产品设计最难的不是去加功能点,而是怎么去做减法。所以产品在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中,其实一直都是在做加法,到最后,产品慢慢地商业化,就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做,显得臃肿不堪。对于轻的定义也不仅限于做减法,而是在用户体验上显得轻。


比如,纪念碑谷的游戏,利用矛盾空间的逻辑结合2.5D的表现手法,将一个底层算法那么复杂的游戏做到如此的轻,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游戏沉淀的感官。


行动方案


首先围绕“轻”来给产品做瘦身行动,经过多次的视觉尝试,最终定下以下几块设计方向。


1:大卡,决定采用“大卡片”和平铺相结合的页面布局,清晰地区分功能和内容的层级,

2:色块,大主题和留白强化模块。

3:微交互,为降低元素干扰,采用了很多微动效,增加交互的流畅度和体验的友好感。

4:情感化,情感化设计模块也采用色块来主导,增强产品的整体性和用户的对品牌的记忆。


怎么“聚”焦核心?


聚焦是产品核心价值的体现,很多产品呈现给用户很多入口,每个新业务都想得到独立的位置,所以到最后忽略了用户价值在产品中的体现,都不知道哪个是核心功能。聚焦是产品考量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体现,那怎么去聚焦用户的核心痛点呢?优先体现出产品为用户解决痛点就变得尤为重要。


比如,Google是怎么聚焦其核心功能的呢?Google一直都将“快”、“精准”作为其优化产品的核心,紧紧围绕用户的核心痛点。


行动方案


用户使用本产品的核心痛点是最快速度、最直观、最准确地获取到违章信息,所以产品应该聚焦的核心点就是以最快速度、最直观、最准确地为用户呈现这些信息。


1:聚焦设计,如果有违章罚款,还能为用户提供后续的解决方案,所以我们将这种需求通过体验设计来聚焦。


2:交互视觉,将核心功能区域做成了大卡设计的强化,结合色块和视觉优化,最直观地呈现出产品的核心功能,还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定制设计。


如何才能做“小”


现在看到很多大IP都出了“极速版”,通过主产品来导量,迅速冲上应用市场的榜单,真是一点都不愧对“极速”这两个字。这种模式有了成功的示范效应,各大平台纷纷效仿,不仅扩大了应用市场的搜索覆盖,还抢占了更大的市场份额,何乐而不为呢?


用户看到的是极速版安装包小,甚至不到主APP的十分之一,可以更多优化手机的内存空间,为什么不安装呢?这些极速版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爆点,就是可以“赚钱”,每天刷刷转转就能赚几块钱,这样就能让用户群不断下沉到3、4线城市。


行动方案


“小”仅仅是一个目标,怎么做“小”才是产品真正要去解决的。


1:优化切图,产品中占用空间最大的文件,基本都是切图,很多切图只需要用一套就可以适配到所有密度。2.0密度一直都是我们的首选,但现在3.0密度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多,2.0密度的使用就会有很多风险。很多切图还可以直接做成SVG格式,这样也能有效降低切图文件的大小。


2:重新编译,现在H5+CSS3的强大,改变了开发进程中很多代码的优化。原生组件占用很大空间,可以换做H5来写,不仅便于更新,还能大大优化安装包。但有时候是需要损失点体验为代价,因为原生的体验肯定更好,这就要看产品具体的体验来做权衡了。


3:分发云端,在做减法的同时,很多模块尽量分发到云端获取,安装包可以骤减很多控件。当然,在这一块我们不是一次完成的,是在不断优化,才最终呈现出产品的“小”。


02.

拉新用户


大家都知道现在拉新用户的成本有多高,依靠一个大的IP,作背书能让产品赚的钵满盆盈,反之就会比较难。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,先前公司喜欢砸钱,可时间一长,发现砸钱请进来的用户根本留不住,产出的价值入不敷出,这生意明显不划算吗?


所以现在企业都逼着团队自己想辙,能免费则免,可天底下哪有什么免费的午餐呢?话说回来,产品如果不能突破增长的难题,就相当于失去了驱动力,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,商业化的面也无法拓宽,整个产品团队的发展,势必都会受到制衡。


我们改版最核心的目标是带来用户的增长,至于方法吗只能靠自己来想辙了,别指望公司能投入多少了。我们借鉴了很多大IP的成功案例,做出了如下,用户增长的改版策略。


行动方案:


1:产品打磨好,体验设计做好,产品本身就会自带流量形成口碑。这种口碑一旦形成,往往能带动产品的节奏往前冲。

2:运营产品的内容,用户观看内容结合算法可以产生积分,这些积分累计到一定数,兑换现金或去积分商城兑换礼品。

3:邀请新用户,直接现金奖励机制,这个功能刚上线不到一个星期,就有位老用户邀请了165位新用户加入,收入可想而知。

4:任务积分体系,加入了签到、做任务体系,不同的任务得到的奖励不同,看似微不足道,但对于培养用户的黏性、增加产品的活跃度却非常凑效。


03.

品牌升级


品牌的重担为什么会落到最后一拍,因为只有把前面的都做好了,品牌才能水到渠成。产品价值的体现落到品牌上,才能体现其商业价值的输出。比如,我们之前做了好多款跨领域的产品,有知识付费的课程产品、领域大咖带讲的直播产品、零首付购车的金融产品、信用卡全搞定的银行产品、天天赚钱的理财产品、走在科技前沿的人工智能产品等等。每款产品都带来了各自领域内的增长,可到最后的价值输出全散的,在用户看来这根本不是同一品牌下的产品。如果我们将这些产品的输出,落实到品牌价值上,这在商业上收获的无形资产不言而喻。


行动方案:


1:logo设计,产品旧logo已经沿用了很多年,在设计之初,没有经过系统的考量,接下来的迭代优化节奏也没能考虑进去,所以感觉每次都是在打补丁,这次想做个突破,所以在设计上首先考虑更清晰地突出品牌,围绕前面的“轻”主题来减负。


2:风格统一,采用前面提到的“大卡”和“色块”主基调来带节奏,将品牌下的系列产品做到设计风格统一。包括情感化设计的细节都做到风格统一。


3:交互一致,产品改版融入了很多细节的微动效,这些交互并不只呈现在某一个弹窗、navigation、headbar等,而是整个产品交互的一致性。


4:传播介质,在各个渠道做推广,也有一套标志性的视觉主线,形成品牌视觉的传播,产品中的过场动画、加载状态、上拉、下滑、空页面都可以植入品牌元素,从而形成传播一致性。


如您正在打造的是全新的打车APP怎么做更好

-


2015年移动应用数量增长依然强劲,移动交互体验也在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。更多的打车应用相继出现,却都以较为探索的新颖形式占领席位,不曾有更好的优势。今年交互体验趋势中,却只是某一个方面的体验优化与加深,缺少创造性的交互形式。


背景


随着快的用户的俱增,用户的使用场景也开始不断增加。一味的注重单纯的功能体验,也已无法满足更多用户稳定的需求和场景需求。在互联网届掀起一翻轩然大波后,我们固然希望在出行打车软件中继续占领不可撼动的地位。


诉求


在进行优化之前,重新定位我们的关键词:


轻松的视觉体验




简洁,轻快,有序




少即是多,合理分层




我们同时找到eico,从产品设计和用户研究,到交互、视觉、动态设计和用户测试,开始了全面的设计 。优化动效语音输入功能,并将「快乐出行」作为全新的品牌 Slogan。




认清我们的设计需求


界面元素众多,视觉效果对用户的认知影响大

需要动效辅助引导用户理解交互,添加情感化元素

交互流程复杂,用户会难以理解操作流程


设计&规范


我们UED团队重新建立了统一的UI设计规范,根据公司品牌和产品形象,在色彩,按钮,字体以及形象传播等各方面做了精心的设计。规范的制定在日后的设计延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

在保留原基础功能的前提下,设计师和产品经理都在思考着如何在直观上打动用户:


界面构成




在界面的设计过程中,最大化减少装饰性元素的出现;注重整体视觉品质的体现。




一致性


为保证设计的统一性,同类型的操作采取同样的动作,包括视觉和交互的一致性。


整体规范




规范的控件库管理,避免结构分散,包括文字,色彩,icon及层级分布的统一性。


成果&方案


依据新的设计定位,在4.0的设计上,我们融入对现代设计趋势的理解,将一些流行的配色方案及排版形式融入到设计及细节中,同时符合了我们快乐出行的主题。


总结

-


出行类产品在市面上早已进入饱和过剩的状态,要想异军突起,不依赖砸钱营销推广,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磨好自身产品,集成系列的增长方案,输出品牌价值,形成靠产品驱动的成长体系


想把产品打磨好,真不是着急的事,而且很少有公司会给充足的时间,专门来优化产品。这些时间往往都是一点点挤出来的,产品、设计、开发一次次交锋最后才落实的行动方案。所以,产品的改版一定是前期的积累,平时将自己打磨成产品的资深用户,发现问题就记录下来,想好解决方案。还要经常去使用竞品,学习优秀的产品点。


一个优秀的产品绝非一次改版就能完善好,市场在变,用户的需求在变,所以产品的优秀潜质也得在这些变化中才能打磨出来。